凿壁偷光是什么意思解释(成语典故凿壁偷光的历史故事)

  苦学求学,成语“凿壁偷光”的历史!

  读史启迪智慧,学史丰富人生。今天重温成语“凿壁偷光”里的历史。

  凿壁偷光是什么意思解释(成语典故凿壁偷光的历史故事)插图

  成语“凿壁偷光”出自晋 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二,原文是“衡乃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
  意思是在墙上凿个小孔,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。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。

  西汉时期,有个贫苦农夫的孩子,名叫匡衡。他小时候很想读书,可是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,没钱去学堂学习。

  后来,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,才有了阅读书本的能力。

  匡衡买不起书,只好借书来读。

  那个时候,书是非常贵重的,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。

  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,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,不要工钱,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。

  凿壁偷光是什么意思解释(成语典故凿壁偷光的历史故事)插图1

  过了几年,匡衡长大了,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。

  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,只有中午休息的时候,才有短暂的时间看点书,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。

  匡衡很着急,心里想:白天种庄稼,没有时间看书,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。

  然而,匡衡家里太穷了,根本买不起点灯的油,到底该如何是好呢?一天晚上,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。

  背着背着,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。他噌地站起来,走到墙壁边一看,啊!

  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。于是,匡衡想了一个办法:他拿了一把小刀,把墙缝挖大了一些。

  这样,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,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,读起书来。

  凿壁偷光是什么意思解释(成语典故凿壁偷光的历史故事)插图2

 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,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,建昭三年,原来的丞相因病去世后,匡衡凭其声望当上了丞相。

  在看重私德的封建社会里,一个人如果保持贫苦勤学的良好道德形象,对个人是大有益处的。

  凿壁偷光的故事得以家喻户晓,流传至今,说不定就是匡衡当了大官后,借助国家媒体大肆宣扬的结果呢。

  即使果真如此,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,匡衡宣扬的苦读精神仍值得学习。

  “悬梁刺股”“凿壁偷光”这些成语都说明了在学习的道路上,要取得一定的成就,必须刻苦努力。

  现在我们学习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,不用在那么艰苦,但他们学习求学的精神仍然需要我们发扬光大。

  重读历史,让历史照进现实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生活知识

原神后期是不是很无聊(为什么原神后期很多玩家开始退坑了)

2023-3-7 18:48:00

生活知识

一个男人最困难时只和你借钱(男人总和你借钱是什么意思)

2023-3-7 19:01:00
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
打开微信,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【旅游人lvyouren】,发送【101】获取验证码,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,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,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。
提交